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反腐 >

即墨王家庄村40年集体资产多了8万倍

来源:未知 发布日期:2018-12-29

 编者按: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我国首批设立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经过40年的改革洗礼,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之都、奥帆之都和海洋名城以及山东龙头城市等,她前进的每一步都彰显着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青岛大众网策划了《“回眸40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报道》,分为“我眼中的40年”“10个村庄翻身记”“10家企业成长记”“40年10件大事记”四部分,以个人、村庄、企业、城市的不同视角,从多角度、多层次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青岛故事。今天推出“回眸40年”之“10个村庄翻身记”|《即墨王家庄村40年集体资产多了8万倍》。 
 
80年代王家庄村一角。
  一个村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村就有一段故事。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王家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发展成总资产17亿元的富裕村。
  1980年10月,王家庄村刚从庙头大队拆分出来,单列为行政村。当时的王家庄村共有671人,776亩土地,集体资产不到2万元,账上的流动资金几乎为零。村里人主要以种地为主,在生产队里种蔬菜,卖公粮给国家是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1981年,全村一共4个生产小队,一年收入只有五六千元。
  这时,刚从部队复员回家的周连军被村民推上了带头人的位置。“大家信任我,那我就得干出个样子,让大家伙儿都过上好日子。”周连军下定决心。
  上任后,周连军带领村民打井,铺了地下2000多米的管道,让全村老百姓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使全村耕地第一次得到灌溉。1982年,村党支部按照“工业兴村”的发展理念,相继办起了铆焊、印花、黄酒、木器和预制件等企业,引进了韩国、意大利等外资企业。1999年,王家庄村一跃成为即墨经济强村。
 
2006年正在施工的长江二路。
  2005年前后,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王家庄村引进的很多企业纷纷撤资。王家庄村发展再次面临转型。恰逢此时,王家庄村南面的长江二路修好了。长江二路开通后,村庄经济增长点瞄准了第三产业,先后引进了利客来生活广场、长江商都家居、海博家居、金盛江家居、明亮外科医院等10余个商业项目,使长江二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家居建材商贸一条街。如今长江二路上的商贸总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经营的家居品牌达到360余个。
 
村民的二层楼住宅楼。
  王家村在转方式、调结构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向第三产业的战略转移。2017年底实现了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近2000余万元,集体总资产达到17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近3万元。村庄先后荣获“山东省文明村庄”“山东省巾帼示范村”“山东省创建创业型社区”等荣誉称号。
 
每年村民都会领到粮油。
  村里经济上去了,村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俺村现在福利待遇可好了,又发面又发油,都不用自己买了。”村民王崇海笑着说,村委出资为1300余位村民每年发放面粉4袋、食用油2桶、大米40斤。村委还出资为全体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每人260元;每月给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650—710元的生活补助费;每年给46—60周岁的村民全额办理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每年每人2500元……王家庄村坚持发展成果与民共享,每年开支近390万元用于村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活补助等民生福利待遇。
 
王家庄村家具街。
  当了39年村书记的周连军说,王家庄这39年的发展可归结为“党建引领跨越发展,阳光村务公平公正,成果共享村富民乐”。1980年,王家庄只有11名党员,现有党员129名。近年来,该村致力于民主聚力、党建强村,党总支统领村庄建设发展,实施党员网格化管理,强化区域化党建,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坚持实施阳光村务,设立民主议事厅,坚持党群议事制度,以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促进村庄健康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宣传部《党建》杂志2016年第12期彩页以《党建点亮王家庄》为题,报道了王家庄“两学一做”的做法,这是王家庄党建工作第一次登上中央媒体。如今的王家庄村,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美丽村庄梦。

    (网络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