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金融科技 >

前沿科技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来源:交通银行 发布日期:2023-12-26

钱斌:前沿科技对金融发展的影响

 

      摘要:纵观金融发展史,金融业每次重大变革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的驱动。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技术正在给经济社会带来颠覆性变化影响。金融业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紧密对接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加快布局并取得初步成效。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金融业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需加强科技伦理、数据治理和基础设施安全建设,平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同时,伴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攻坚期,如何推动思维变革、机制变革、人才变革,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同,成为金融业下一步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当前,新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实体经济利用数字技术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展,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金融作为运用科技相对早、规模相对广的行业,正在借助前沿技术赋能数字金融发展,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一、新技术给金融业带来颠覆性变化影响

 

 

      金融演进与技术进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银行业为例,从完全以线下物理网点为基础,到金融服务的线上化,再到金融服务的场景化,银行业每次重大变革的背后,都离不开技术驱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加速与金融各领域深度融合,正在给金融业带来新一轮的颠覆性变化影响。

 

      一是5G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让移动互联网真正落地,成千上万台计算机得以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数据集群,使得大数据、云计算、分布式真正成为可能。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代表,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和广连接的特点,为数字经济时代庞大的数据流转搭建起信息高速公路,一方面,重构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互联,创造了海量应用场景,极大地拓宽了金融服务边界;另一方面,实现数据感知触角的延伸,推动金融决策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二是隐私计算。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如何更加安全、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地释放数据价值,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隐私计算技术具有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控可计量的特点,能够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采集方、使用方、运营方优势,实现数据资源价值汇聚和价值流通,促进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金融业运用隐私计算技术能保证数据在不出行、不出境、不泄露的情况下,实现跨机构、跨地域、跨行业数据资源安全共享,助力金融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是云计算。超大算力作为数据大规模汇聚利用的关键,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性支撑。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推动新一轮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相对于传统IT资源供给方式,云计算具有按需部署、动态扩展、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特点,通过横向与纵向扩容,可以在供给效率上实现指数级提升,支持业务系统的快速迭代创新、稳定运营以及提供涵盖SaaS、PaaS、IaaS全链条的解决方案,成为承载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四是AI技术。数据和算力的发展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应用爆发的时代。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将给整个社会带来突破性的创新机会,金融领域也不例外。如果说前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主要解决了服务渠道下沉与触达触点等前端问题,未来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将更多集中于解决中后端专业能力提升等问题上。伴随着人工智能由专用能力向通用能力转变,其角色和作用将发生重大变化,极有可能从简单的“人力替代”向更为复杂的“人机协同”转变,在金融业数字化、智慧化经营方面带来突破性影响。
 

二、金融业在新技术领域的布局和成效

 

 

      金融业高度重视新技术发展,积极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以交通银行为例,集团在“十四五”期间将提升科技引领能力上升至战略高度,并将其作为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驱动力。通过在新技术领域加快布局,加快数字化新交行建设,推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模式以及价值体系的再造与重塑,赋能业务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布局5G金融应用场景,提升金融线上化、移动化、数字化经营质效,服务实体经济和普惠金融。2022年交通银行联合中国电信、华为首创“5G金融云专网”解决方案,发挥5G高传输、大带宽的接入能力,满足了金融机构数据安全传输、服务稳定高效、组网灵活便捷、传输安全可靠等网络建设要求。金融业借助5G音视频技术,让原本必须面对面办理的业务更多地实现屏对屏交互。比如交通银行构建“云网点、云柜员、云管家”远程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云上交行”服务能力,与交银“益农通”等服务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普惠金融产品体系,有效解决金融服务下沉难题,助力乡村振兴。

 

      二是布局隐私计算,促进数据安全可信流通,创新金融应用。金融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无论是加强产品服务开放创新,还是推动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都离不开数据的有效支撑和安全流通。隐私计算为数据安全流通提供了可选技术方案。交通银行在隐私计算领域的布局已取得一定成效。例如,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联合作,融合平台特征标签和云闪贷数据精准识别有效客户,产品授信审核通过率显著提升;运用联合查询判断技术,在人脸识别环节,业务相关方无需交换存储特征就可以完成信息比对,实现了金融服务便利性与安全性的双提升;同运营商合作,积极开展基于多方安全知识图谱计算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首次将图计算技术和多方安全计算技术结合,实现在确保数据隐私的前提下,既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又能够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三是布局数字人民币,促进金融支付体系升级迭代。伴随着数字人民币从C端场景向G端和B端场景延展,金融业积极利用智能合约技术所带来的新生产力,努力推动油气贸易、跨境电商、自贸区FT账户领域的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作为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之一,交通银行积极探索在普惠支农、供应链、预付费资金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实践,2022年推出数字人民币预付费资金监管项目,运用智能合约为教培机构提供钱包多层级管理方案,有效防范商户挪用资金,保障用户权益。未来,金融业将继续利用数字人民币升级现有支付体系:一方面,加快智能合约的应用,降低经济活动履约成本,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另一方面,综合利用数字人民币货币桥的比较优势,在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持续优化基础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四是加快核心业务系统分布式转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金融业传统的技术体系和架构已不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交通银行以企业级架构理念为设计主线,按照零售先行思路,将技术改造与解决业务痛点相结合,2022年成功上线贷记卡分布式核心系统,依托自身科技力量完成整体架构设计并重构贷记卡业务体系,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和业务价值贡献的双提升。在技术领域,运用分布式单元化架构,攻克多活常态化运行、多中心多级批量调度等工程技术难题,实现流量切换、版本发布、应急处置的一键化。在业务领域,实现实时入账、交易单元级计息等多个亮点,极大推动金融科技赋能与数字化转型发展工作。目前,交通银行贷记卡分布式核心系统已在新一代云平台上运行,基于云原生微服务支持核心业务功能创新及敏捷响应,是对金融领域自主可控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

 

      五是布局人工智能,推动金融服务智慧化。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领先技术的代表,交通银行聚焦“降成本、控风险、优体验、增效益”目标,打造人工智能新名片。例如,基于机器学习平台建设反洗钱隐案挖掘、反电诈分行特色排序等模型,在提升工作效率、扩大业务处理规模的同时,提高金融犯罪打击力度。以反电诈分行特色排序模型为例,在节省50%工作量的基础上,能够发现97%以上的可疑涉案账户,有效减轻基层核实工作压力。基于图像识别的各类证件、表单、票据识别模型预计日均可节省400余人天。RPA业务处理效率较人工处理平均提升6倍以上。随着生成式大模型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将迎来新的拐点,为此交通银行已制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建设规划,组建专项团队,重点攻关算力底座、行业模型和应用落地,探索打造金融领域的行业大模型,挖掘潜在应用场景,推动实现商业价值。
 

三、新技术运用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新技术在促进发展、带来价值的同时,也需要保持理性思维,充分认识并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平衡好发展与安全。

 

      一是金融创新必须坚持科技向善的商业伦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发展的利器,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在科技创新造福人类的同时,技术的谬用、滥用也会衍生出复杂多样的问题。要将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金融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对一切伪创新、过度创新。要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带来的算法控制、算法歧视等各类风险,防范大数据模式下可能引发的数字鸿沟,避免出现价值偏离、不公平决策,甚至歧视性内容等伦理问题。特别是在人工智能运用过程中,要建立有效的管控机制和应急策略,确保生成结果合理、准确、可靠,维护社会公平、守住风险底线。

 

      二是强化数据治理,关注数据安全。当前,各行各业在重视数据价值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数据侵权、隐私泄露、虚假数据等问题,这让我们愈加深刻认识到数据安全对于客户的价值。金融业要高度关注数据治理、规范数据标准,建立组织架构健全、职责边界明晰的数据治理体系,统一数据标准和数据模型,有效破除数据烟囱,建立全景数据视图,从源头上持续保证数据可信好用、易用能用;在数据使用上,牢牢把握好数据共享与数据安全的关系,平衡好安全和便捷的辩证统一,防范伪数据、小数据和数据标注质量差带来的信息茧房、信息误导等问题;将客户信息安全放在更重要位置,明确界定数据权属关系,依规授权、合理用权,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建立机制性手段。

 

      三是关注云基础设施安全。云技术发展推动了金融基础设施变革,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与传统的集中式平台相比,分布式云计算环境通常涉及多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以及多个安全管理实体,在身份和访问管理、事件响应和监控等方面大幅增加了统一管理的难度。此外,分布式云计算通常是多个租户共享同一个基础设施和资源,可能导致跨租户攻击风险,虚拟化软件和技术也可能存在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来逃避虚拟机隔离,从而访问其他虚拟机上的数据。因此,必须高度关注新技术生态下的云基础设施安全,严格访问控制和云内隔离,确保系统安全、数据安全、运营安全。
 

四、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同,更好推动数字化转型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金融服务模式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势必要求在生产关系领域进行相应变革,更好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推动思维变革。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变革,更是一种认知革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建设几个IT系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生态体系,是思维、理念、认知变革的总集成,要推动化学反应,并坚持长期主义,久久为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技术部门的核心支撑作用,更要发挥董事会、高管层的战略谋划以及业务部门的创造性运用。不仅要推动全员提升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以数字化思维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改造经营理念、展业习惯和工作方法,更需要全行上下建立“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二是推动机制变革。技术的单点突破必须配套相应的机制才能形成规模效应。成功的数字化转型必定是要改变不合理的政策、不匹配的管理以及不合理的流程,探索形成与数字化转型相适配的企业文化、组织架构、资源投入、考核激励和管理工具,以新的生产关系更好地推进生产力的协调发展、螺旋式上升。为顺利推动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让数字化经营、数字化治理深耕落地。

 

      三是推动人才变革。新技术落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效率提升都离不开新型人才的支撑保障。金融业不仅要注重员工层面数字化素养的整体性培育,更要培养一批攻坚克难的全栈技术专家、业技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化理念思维的管理型队伍,储备一大批通晓人工智能、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交通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制度,通过外部引进、内部转型、激励赋能等方式,努力打造“人数过万、布局前瞻、敏捷高效、价值创造”的科技人才队伍,真正形成科技引领、业务创新的良好生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照金融强国建设要求,交通银行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统筹好发展与安全,进一步加强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前瞻性布局和整体性应用,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本文来源《新金融》2023年第12期
      作者:钱 斌 高级工程师、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网络编辑:gues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