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交通银行主办的第四届上海金融科技国际论坛“新领域,新赛道: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科技人才高地建设”平行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交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钱斌出席论坛并致辞。
钱斌出席论坛并致辞
以下为文字实录:
首先,我代表交通银行,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不久前印发的《上海金融领域“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到,“适应金融与科技融合的趋势,建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现的配套机制”,“鼓励金融机构、高校等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正在引领生产关系、生产要素、组织形态、商业模式全方位变革,倒逼金融行业推动从顶层设计到底层架构、从表现形式到服务效率的深化改革,而人才正是这些转变的基础与重中之重。近几年,各家金融机构都在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加快业技融合,比如有些机构建立了“科技培养—业务使用”的金融科技人才“蓄水池”机制,积极培养“懂业务、通技术”的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队伍。
交行作为一家百年老店,也是唯一总部设在上海的中管金融企业,一直以来履行国有大行政治担当,全力发挥总部在上海的主场优势,对标党中央对上海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度融入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工作。从建设好金融科技人才队伍,营造求贤若渴、干事创业的内部氛围入手,努力打造吸引、培育中高端人才的沃土,让行业领军数字化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同时激发盘活存量人员能力提升转型,提高全员数字化素养,引进和培养一批深刻理解业务,具有深厚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进而催化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一是高度重视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交行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制度,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交行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发展的中长期布局,重点引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机构的各类金融科技人才,以外部引进、内部转型、激励赋能等方式,努力打造“人数过万、布局前瞻、敏捷高效、价值创造”的科技人才队伍。推动多元化的“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团队建设,加快实现人才队伍数字化转型,促进业技融合,提高银行业务数字化水平和金融生态经营能力。
二是丰富人才培育模式,有效构建多梯度人才培养体系。将岗位实践作为培训的重要环节,强调训战结合并发掘高潜力素质人才。推动金融科技部门主动开展对技术人才的多岗位历练培养,对内向业务部门派驻业务分析师、数据分析师团队,对外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培养体系。昨天,交行作为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的联席理事长单位,与相关机构共同启动了上海金融科技人才涵养实训基地,打造面向金融行业的科技人才供需对接平台和联合培养基地,助力金科人才涵养以及在职员工的能力提升。
三是聚焦实战检验与价值创造,完善激励保障机制。交行持续完善金科人才考核评价体系,突出人才在项目中成长、在应用中体现技术价值的评价导向。进一步研究优化关于岗位评价、职级评定、中长期激励等一揽子金科人才薪酬策略。加强对科技人才的人文关怀,弘扬“金融报国”“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优秀文化,激发金科人才的科学家精神、主人翁精神,增强金科人才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最后我再简单谈谈关于人才培养的几点看法。
一是要提升金融科技人才的伦理素养。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数据和技术的谬用、滥用也会衍生出复杂多样的问题。这就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始终坚持“科技向善,数据平权”的伦理操守,重视并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伦理素养与综合素质能力。
二是要积极探索建立“产学研用”多方联动平台,因地质宜、因材施教,打造特色的金科人才教培机制。鼓励高校进企业实践,开设相应专业课程,研究符合社会需要的课题方向,有针对性地培养科技人才,加速前沿理论落地、科技成果转化。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也降低企业招聘、培训成本。
三是要构建更加开放的金科人才交流合作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营造高品质人才生态。去年,在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的大力支持下,交行举办了首届新金融青年领军者训练营,通过跨界组合搭建人才技术和项目的对接平台,激发新思想、新火花。历时近一年,训练营孵化出一批优秀项目,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青年英才。在座各位嘉宾主要来自金融监管机构、高校、金融同业机构以及科技企业,希望大家能通力合作,共同构筑金融科技人才高地的“强磁场”、新生态。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金融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上海加快构筑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金融科技人才高地,打造天下英才近悦远来的筑梦之地、逐梦之都、圆梦之城,力争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是当下重要的议题。衷心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围绕论坛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开拓思路、创新举措,交通银行愿与大家一道,共同为上海金融人才高地建设贡献力量。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网络编辑:gues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