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时评 >

霍学文: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

来源:银行家杂志 发布日期:2024-03-13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的首篇,既凸显了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明确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方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首要的是服务好科技创新。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既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体现,也是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现实需要,更是基于未来战略布局的有效举措,能够实现社会责任与商业模式的有机统一。
 

科技金融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金融是科技与金融的双向奔赴、双向融合、双向赋能。发展科技金融,有利于科技与金融的互促双强、融合共生。

 

发展科技金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之举。当前,全球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竞争版图,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鲜明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创新领域、创新方式、创新范式深刻调整,产业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新产业呼唤新金融,新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科技金融是连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关键一环,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解决“卡脖子”问题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发展科技金融,有助于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发展科技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金融通过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助力经济繁荣与稳定,并且只有在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进程中,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发展科技金融,就是通过对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作出系统性、创新性、前瞻性的安排,为科技创新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因此,推动金融更好服务科技创新,不仅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更是金融业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发展科技金融,是银行转型发展的长远之策。科技创新企业代表着新的经济模式、新的质态跃升、新的资产类型,必将深刻重塑银行的服务模式、价值理念和风控手段等。做科技,就是做未来。今天科技创新的深度,决定未来企业成长的高度。某种程度上,谁拥有与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同向前行、同频共振的一大批科创企业客户,谁就掌握了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的市场竞争力。银行发展科技金融,既是优化客群结构、培育高质量客户群体的内生需要,也将为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有效成长、价值创造奠定坚实基础。

 

 

北京银行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北京银行是懂科技的银行。作为首都科技金融的“先行者”、中关村科技金融的“开拓者”,北京银行始终把发展科技金融作为重点经营方向,以“专、精、特、新”的精神,不断升级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之路。目前,北京银行累计为4.2万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近万亿元信贷支持,服务北京市79%的创业板上市企业、72%的科创板上市企业、68%的北交所上市企业,以及71%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专:坚持“专业化”经营模式,打造科技金融专营体制

 

针对科创企业高研发投入、强专业性等特点,北京银行完善科创专营体系建设,组建了一支精干敏捷的科创金融专业化服务队伍。打造总分支多层级专营体制,成立总行级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立分行科技金融专职管理团队,设立北京、上海、南京3家小巨人创客中心,并在全国科创企业集中区域组建41家科创特色支行、14家专精特新特色支行、18家快速审批信贷工厂,形成了分层分级分类、多点区域布局的科技金融格局。加大资源倾斜力度,设置科技金融专项奖励和差异化尽职免责机制,推动科技小微业务实现“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充分调动科技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精:加强“精细化”服务供给,提升科技金融综合能力

 

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前沿技术,打造普惠拓客平台、小巨人APP、网贷平台三大数字化平台,实现前端获客、业务审批、客户操作、风险管控等前中后台全流程线上化,推进科创小微企业服务向标准化、系统化、集约化转变。开展前沿科创行业系列培训、专精特新产品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技术的金融专家、懂业务的审批专家、懂企业的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

 

特:打造“特色化”产品矩阵,精准匹配科技金融需求

 

围绕科创企业发展特点,北京银行不断丰富产品谱系,打造了“线上+线下”“商行+投行”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有效满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上市期、腾飞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金融需求。例如,推出线上信用产品“科企贷”,有效解决企业“短、小、频、急”资金需求;推出“智权贷”,充分发挥知识产权融资价值;推出“领航e贷”“领航贷”,满足“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围绕科创企业主及其核心人员,提供英才金融服务;围绕科创企业家的“一老一小”,提供儿童金融、成长金融、创业金融、家庭金融、财富金融、养老金融的个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新:构建“新颖化”生态体系,凝聚科技金融多方合力

 

北京银行深度融入科技金融“生态圈”建设,加强与政府部门、高新科技园区、资本市场、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各方合作互动,共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信贷产品创新、产融有机结合。与北京市经信局加强战略合作,推动在“专精特新”、高精尖等领域的银政合作。作为首批试点银行,入驻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推动认股权贷款、科技人才贷、并购贷款等创新产品落地。与北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与绿色通道服务,开展“走进北交所”系列上市培育活动,帮助科创企业早日实现在北交所上市。

 

特别是,北京银行聚焦“专精特新”这一赛道和领域,坚定不移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实现了创造市场、创造产品、创造品牌、创造服务、创造价值“五个创造”。

 

以“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主动创造市场。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2022年12月,北京银行在市场上第一家勇敢地提出“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点燃了金融服务专精特新的市场热潮。目前,累计服务超1.3万家“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760亿元,以全国1%的金融资产覆盖了全国11%的“专精特新”企业,形成了同业领先优势。

 

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勇敢创造产品。全面提升信用贷款对科创企业的覆盖度,推出面向“专精特新”企业的线上信用类贷款产品“领航e贷”,全线上操作、无需抵押担保、资金随借随还,极大缩短了客户从申请贷款到获得贷款的时间。该产品经过多次迭代升级,额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期限最长可达3年,有效满足“专精特新”企业融资需求。“领航e贷”一经推出,就获得“专精特新”企业广泛好评,众多“专精特新”企业慕名而来,成为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的拳头产品、爆款产品,带动客户裂变式增长。目前,该产品发放贷款余额近300亿元、支持企业户数近4000户。

 

以“深度共创”的首善精神,携手创造品牌。独家冠名、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制作全国首档聚焦“专精特新”领域的纪实观察类节目《专精特新研究院》,挖掘“专精特新”企业成长故事,传播优秀企业家精神。节目一经播出,反响热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实现“破圈”传播。节目影响力反哺了“专精特新”企业,贡献了三方面力量:一是提升了全社会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认识;二是切实帮助“专精特新”企业获得了政府部门和投资人的支持;三是不断扩大辐射范围,积极为全国的“专精特新”企业搭建融通平台。

 

以“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着力创造服务。搭建“撮合赢”平台,提供集政策咨询、商品展示、企业供需、匹配撮合、洽谈对接、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撮合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以“和合共生”的开放精神,不断创造价值。企业发展、成长、升级的每一步,离不开一个强大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的支撑。银行作为天然的生态“链接器”,“链接”企业发展的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价值链。北京银行“三位一体”建设企业之家、客户间市场、生态伙伴平台,构建起相互成就、共同成长的银企共赢生态体系。

 

 

科技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科技金融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当前,科技金融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加强顶层设计,在重大会议、重要文件中,多次部署科技金融工作。金融管理部门强化监管引领,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政策框架。2024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提出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凸显,中关村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获批,将有效实现科技创新要素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引领科技金融不断先行先试、加快探索完善。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环境持续向好。近年来,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不断加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总体上,以财政支持、政府引导基金、人民银行再贷款工具、监管考核引领等为主体的科技金融政策机制不断健全,涵盖银行信贷、风险投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保障等领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动产融资、风险缓释、银税合作等科技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科技金融“四梁八柱”加速形成、不断得到夯实。

 

科技金融成效发挥面临一些挑战。发展中,科技金融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科创企业信用审批专业性有待提升,科技行业领域广、跨度大、技术强,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专业壁垒,对金融风险审批人员专业要求较高。科创企业资产价值评价多元性有待提升,传统强抵押授信思维无法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属性。科创企业中长期金融支持有待提升,科创企业研发周期长,对中长期资金需求更大,耐心资本不足,长期资本形成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科技金融未来发展展望

 

 

商业银行发展科技金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要不懈探索、持续发力,以金融之力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创新的活跃因子,赋能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积厚成势。

 

更加突出生态搭建,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一方面,构建 “生态链”,贯穿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加快构建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生态链条,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等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供服务,全流程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另一方面,构建“生态圈”,聚合企业成长各方面资源。携手政府园区、投资银行、VC/PE等各方,协助科创企业对接各类资源,构建开放、协作、共赢的共同体,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生态金融服务。

 

更加突出价值发现,拓展多元化企业评价维度。商业银行应打破银行传统信贷评价模式,以发展眼光判定企业价值。依托大数据技术,完善科创企业评价模型,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人才团队、认定资质、资本市场认可度等多维度定量评价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只看财务表现“硬指标”向关注科技创新“软实力”转变,实现对科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精准画像,锻造解锁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金钥匙”。

 

更加突出以人为本,搭建全方位人才金融体系。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加强金融服务供给,创新人才金融产品,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服务科技杰出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青年人才专注事业、成就梦想。积极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专属金融服务,搭建创业金融、家庭金融、财富金融、养老金融等全谱系、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覆盖人才创业创新、融资、理财、社交、健康、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需求。以人才金融为纽带,贯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推动科技创新蓬勃发展。

 

更加突出投行思维,激活各渠道金融资源禀赋。商业银行应以理念创新推动服务创新,加快转变原有单一信贷服务模式。坚持投行驱动,推动投贷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创新,建立企业研发创新全链条金融支持机制。在“贷”端,结合科技型企业的特征不断优化授信模型,综合考虑企业科创能力和估值增长潜力,加大增信支持力度。重点围绕专注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卡脖子技术研发的专精特新企业,探索研发中长期授信产品。在“投”端,充分发挥银行的资源聚集优势,联合创投机构通过项目路演等形式为企业引入战略投资人,帮助企业在实现债权融资的同时,创新开拓股权融资渠道。

 

更加突出专业服务,打造复合型金融人才队伍。商业银行应以产业思维做实科技金融,以金融思维赋能科技产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高端装备、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生命科学等新质生产力重点行业科技型企业,加强行业概述、发展现状、产业图谱、核心技术、细分赛道、投融资建议等培训,整体提升科技金融从业人员对科技行业的认知程度和专业水平,打造一支懂技术、懂行业、懂融资、懂客户的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队伍。探索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容错机制,对科创专营支行适当下放产品创新权限,激发一线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更加突出科技赋能,提升数字化金融服务体验。数字化转型是商业银行的“必答题”,也是“生死关”。商业银行应聚焦科创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用数字化思维重新定义、用数字化技术彻底重塑传统意义上银行营销、风控、服务各环节,打通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中的痛点堵点断点。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消除系统间的竖井,使数据要素顺畅流动,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加强语音、语义、图像、智能决策、知识图谱、机器人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能力,打造智能中台服务体系,提升数字化运营能力。

 

 

结语

 

 

面向未来,北京银行将积极把握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持续探索科技金融服务新路径,不断助力更多优质科创企业成长为新时代领航者,用金融活水浇灌创新梦想,汇聚科技创新澎湃力量!

      作者:霍学文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网络编辑:gues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