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综合我国发展阶段、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作出的战略安排。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金融机构应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精髓要义,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聚焦实体、服务实体、发展实体,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贡献力量。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与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立意高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一直是人类社会追求的基本目标。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占有先发优势,一个时期内,“西方化”几乎成为“现代化”的代名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历史、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多样性,决定了各国选择实现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围绕什么是现代化、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带领中国人民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
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清晰描绘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除了物质富裕外还将同步实现精神富足,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及价值追求;在实现方式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在发展路径上,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决反对通过强权政治、单边主义等方式损害甚至掠夺他国利益。总的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既切合中国实际,又符合世界大势;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有机关联、密切衔接,又层层递进、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系统深刻的理论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造福世界,为全球探索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新选择。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在造福中国人民的同时,也正在给世界各国带来新的变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中国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为全球经济发展、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连续多年位居第一,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长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正在成为全球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合作平台,促进各参与国经贸发展和民生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累计近11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促进了当地就业,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既发展了自身,也造福了世界。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贡献了中国方案。
新时代金融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业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聚焦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既实现了自身的跨越式发展,也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股票、债券、保险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外汇储备规模连续17年位居全球第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便利性、可得性不断提升。
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金融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助力经济协调、均衡发展。一方面,持续优化金融供给和产品创新,着力加大对制造业的资源投入。聚焦重点领域,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努力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实现资金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创新跨境金融服务,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提供多层次金融支持。截至2023年3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0.7万亿元,同比增长41.2%,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9.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助力疏通内循环体系。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目前京津冀、粤港澳(不含港澳)、长三角、成渝四大经济圈金融机构合计资产总额占全国比重超过40%。
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枢纽,既能为创新实践提供资金支持,又能为产业应用提供风险对冲工具,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构建更加适配的科技金融业务模式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不少银行成立了专业化机构,为科创企业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资本市场改革持续加速,科创板、北交所先后设立,注册制改革全面推广实施,科创企业上市融资的渠道更加畅通。截至2023年5月,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28家,IPO融资逾8200亿元。
中国银行致力于成为科技金融的全要素整合者、全链条创新者和全周期服务者。一方面,发挥综合化经营优势,构建全方位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5月末,共为6.5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约1.3万亿元授信支持。另一方面,深入把握“专精特新”企业客户资金需求特点,打造特色化、差异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3年5月末,“专精特新”授信客户3.3万户,其中,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近1.5万户,贷款余额近2500亿元;推出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选择权贷款等特色产品,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产品谱系。
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中国持续完善涉及绿色金融标准、信息披露、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方面的顶层设计。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和引导,推动绿色金融迅速发展。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人民币,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均居全球前列。中国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产品服务等方式,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2年末,中国银行内地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9万亿元,并依托国际化经营优势,在全球范围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中银绿色+”全球品牌,推出5大类35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绿色金融服务选择。
形成面向全球的金融开放体系,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开放不断向纵深发展,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众多金融开放政策相继落地实施,涉及外资股比比例、业务范围、股东资质和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等各个方面,一大批外资银行、保险机构新落户中国,中国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与日俱增。人民币跨境支付、投融资、国际储备功能全面增强,2022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达42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3.4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等新的跨境产品相继落地,为境外投资者投资内地市场提供更多便利。截至2023年3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股票、债券、贷款及存款等金融资产规模达9.88万亿元人民币,是2018年末的2倍左右。
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和覆盖面明显提升,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球普惠金融实践树立了成功典范。2022年6月,世界银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的账户拥有率、数字支付使用率、储蓄参与率、借贷参与率等多项普惠金融指标位居前列(账户拥有率为89%,借贷参与率为56%)。普惠小微信贷增长迅速,截至2023年3月末,中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6.16万亿元,是2018年的3.7倍,同比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20%以上。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收集信贷信息种类最全的征信系统,为降低信息不对称、助力普惠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银行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将普惠金融视作开辟市场空间、重构业务模式的必由之路,近三年普惠金融贷款实现年均增速超过30%的高速增长,并通过数字化转型,破解业务信息不对称、运营成本高等难点,线上新增普惠金融贷款占比达80%。此外,中行为全球中小企业搭建互联互通平台,已在全球举办109场对接会,共计为126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家企业提供服务。
尽管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等问题,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亟需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国金融业必须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实际,以构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指引,不断开拓创新,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第一,立足服务实体经济,切实优化和改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金融业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全面提升服务有效性,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一是变革理念,创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防范过度金融化。金融发展的理念要从过去追求规模扩张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和谐统一。二是优化供给,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推动金融服务结构和质量转变,扩大直接融资占比,打造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金融体系。三是提升效率,加大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造业强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对接,引导金融资源向事关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领域汇聚。四是把握产业变革趋势,不断提高金融与产业的适应性和匹配度。当今世界正在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目前制造业已不是简单的产品销售问题,突出表现为制造和服务深度融合,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交相辉映,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蔚然成风,对金融服务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二,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变革服务科技创新模式。以银行为主导是中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未来要更好发挥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实现银行传统业务的升级重构和服务科创企业能力的根本提升。一是变革风险管理理念,创新信用审批机制,构建与科创企业特征相一致的授信审批体制。根据科创企业发展特点,探索创新多种、多维度的增信方式,将企业发展的不同生命周期与对应的风险缓释方式结合起来。二是根据科创企业专利技术等“软资产”丰富的特点,开展科技信贷、知识产权抵质押融资等金融产品创新,让“沉睡的”专利资产为科技企业“主动造血”。三是加快投贷联动业务发展,引导银行资金更多参与产业投资活动。加快与各类产业基金的合作,通过参股或者控股的形式参与股权投资业务。强化投资顾问能力,发挥银行客户群优势,为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全流程、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和信息服务。
第三,践行金融为民初心,优化支持普惠民生的方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服务共同富裕要以发展普惠金融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可达性。一是科技引领,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新模式。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优势,用数字思维重塑业务和服务流程,着力破解传统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运行成本高、市场风险大等发展难点,实现普惠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二是服务赋能,提高普惠金融的直达性。强化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的对接,助力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带来的不均衡。围绕新市民、农民工、城镇低收入人群、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融资痛点,提供更加便捷精准的金融服务。三是产品创新,赋能重点领域小微企业发展。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构建包含专精特新贷、知识产权质押、选择权贷款等在内的综合化专业化金融服务机制,满足“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需求。
第四,深化可持续发展,健全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绿色金融是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具有观念引领、资金聚集等多重功能。一是丰富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支持企业低碳转型。除继续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外,还要加快发展绿色基金、保险、租赁以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等新兴产品和业务。二是健全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疏通绿色金融“堵点”。建立健全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标准,强化企业开展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推动企业做好ESG管理。依托区块链、大数据征信平台追踪溯源技术,开发标准化、高频化绿色信息披露产品,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能力。三是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标准的国内外统一。绿色标准是绿色金融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国际上缺乏协调一致的标准体系,既不利于国内外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合作,也增加了监管机构防范“漂绿”“洗绿”风险的难度。未来,要积极推动构建国内统一、国际接轨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并持续开展相关实践和应用。
第五,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关系,融入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一是紧跟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中资企业走出去需要,调整优化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布局。当前,全球化虽然遭遇逆流,但只要世界文明向前发展、交流互鉴不停滞,国际经贸合作的大循环就不会停止。金融业要响应企业“走出去”需求,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及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国家或地区等重点市场的业务布局。二是提升全球金融服务能力,支持构建新型全球产业合作体系。因地制宜发掘新兴市场业务增长点,在对外基础设施投融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项目中,积极探索人民币跨境使用新场景,满足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资产日益增长的需求;积极参与自贸区、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自贸区金融服务水平;围绕RCEP合作机制,推动供应链金融合作,帮助企业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三是助力构建更加包容、公平的全球金融治理秩序。在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前沿领域推广符合发展中国家需求的金融规则及标准。四是把握好金融开放和金融安全的“黄金平衡点”。积极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促进国际金融合作。健全跨境资金流动预警机制,降低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以及短期资本、套利资金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冲击,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网络编辑:guest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