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时评 >

李晓鹏:培育光大文化 开启新的征程

来源:李晓鹏 发布日期:2019-01-03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繁荣兴盛是民族繁荣兴盛的鲜明标志。建设一流企业必须以优秀的企业文化为支撑,培育、弘扬光大文化,推动光大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增强光大人的精神力量。
 
  光大集团将“8·18”确定为光大日,就是要继承光大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并在新时代与时俱进、融合发展,赋予光大文化和光大精神崭新内涵。
 
  与伟大时代同行
 
  35年来,光大始终与伟大的时代同行,在时代之光的照耀下茁壮成长。光,有力量,这个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正是党的光辉指引照亮着光大前行的航程;光,有起点,这个起点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改革开放的光源催生了光大并成为奋进拼搏的原动力;光,有希望,这个希望就是综合金融、产融合作,正是这一特长实现了光大对服务好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光大从香港起步,在内地奋斗,从一束光亮开始,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中开拓进取,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茁壮成长,成为国有企业追逐中国梦的精彩缩影。
 
  创办伊始,光大以贸易起家、实业开路,引进海外资金、技术和设备,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工商和金融企业建立广泛业务联系,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对外窗口,为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繁荣香港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初,光大紧跟国家经济金融发展需要,按照国务院“向国内倾斜、向金融倾斜”的指示,顺势而为,于1990年成立了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主动回归内地业务,积极进军金融领域,形成内地与香港并重、金融与实业并举的新格局。90年代中后期,光大提出了“集团经营多元化、公司经营专业化”的经营模式。90年代末,又进一步明确了“以金融业为重点,以投资管理公司和香港上市公司为两翼,以金融业、环保业和会展业为三大支柱”的发展战略。光大集团基本形成了以金融为主、产融合作的基本格局。
 
  世纪之交,光大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遵循“大刀阔斧改革,审慎稳健经营”的指示精神,突出发展金融主业,成为内地最早同时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业务的企业集团之一,同时实行集团管理、分业经营,金融控股集团雏形初步形成。
 
  进入新世纪,光大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公司治理的新要求,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各部委、各股东单位的关心帮助下,通过两轮改革重组,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关心光大集团的发展,批准了光大集团第二轮改革重组细化方案,集团逐步解决了前进中的困难,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经营管理迈上新台阶,跻身世界500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35年来,光大走过了从贸易公司壮大为金融控股集团的变革历程,经历了转型磨砺而焕发出勃勃生机。35年来,光大始终紧随时代步伐,与国家风雨同路、甘苦与共,以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35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引下,乘着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大势,光大完成了“创起来”、“大起来”的发展历程。
  以光大文化铸魂
  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历史方位,顺应大势,开创未来。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宏观形势、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光大集团通过开展建言献策、同业对标、战略优化三项活动,提出要用10年时间分两步走、把光大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融控股集团战略目标,通过“敏捷、生态、科技”转型,努力使光大集团成为有情怀、有质量、有特色、有创新、有底线、有口碑、有活力、有责任的世界一流企业,迈进“强起来”的新征程。“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完成这一金融“国家队”的历史使命,要靠优秀的光大文化作引领,要靠全体光大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坚定前行。为此,必须大力培育光大自己的“家园文化、阳光文化、崇商文化、担当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凝聚光大人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增强全体员工实现战略目标的坚定信心。
  ——在打造一流企业的征途中,要着力培育家园文化,提升光大家的温度。家园文化的载体是家园,要让光大成为每个光大人成长的摇篮、逐梦的支点、栖息的港湾,以“一个光大”为理念,建造“温馨家园”。
  培育家园文化需要讲和睦。家和万事兴。光大是大家共同的家园,相聚在光大,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和睦相处、心心相印。光大一家亲,亲人之间讲的是情,情义无价,不分你我。
  培育家园文化需要讲合力。团结力量大。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光大35年的奋进历程说明,正是光大人的团结一致,才撑起了这个家;正是光大人众志成城,才让这个家越来越好。在光大这个大家庭里,有披荆斩棘的创业者,有不离不弃的坚守者,有勇立潮头的弄潮儿,有默默无闻的耕耘者。一代代光大人始终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始终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始终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光大集团各项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培育家园文化需要讲合一。多士成大业。光大可以说是个移民公司,几十年前、十几年前、几年前,甚至几个月前,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人才加入到光大,融入到光大,为建设光大前赴后继,努力奋斗,成就了今天的良好发展局面。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金控集团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涌入光大。要打破本位主义的藩篱,树立光大集体价值观,要谋光大整体发展,相互扶持,相互成就。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家和者,合而为一。只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家园文化,就一定能够把光大建设成为全体光大人共同干事创业、实现梦想的美好家园。
  ——在打造一流企业的征途中,要着力培育阳光文化,提升光大人的风度。通过倡导相互欣赏、相互包容的精神品格,构建阳光生态圈,为光大迎接新挑战提供强大支撑。
  培育阳光文化需要有胸怀。光大的事业是光明正大的事业,光大人就应该光明磊落、胸襟坦荡,做到诚心正意。在工作中难免有磕磕碰碰,甚至会有争争吵吵,但君子坦荡荡,每个光大人自当有阳光心态,有话当面讲,表里相一致。要善待周围的每个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凡事都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真正学会把别人放在第一位。有了阳光的心态,周围将会处处充满阳光。
  培育阳光文化需要有境界。“审名以定位,明分以辩类。”了解自己与了解别人同等重要,头脑清醒与鼓足勇气也同等重要。同业对标对的不仅是企业,还需要员工的自省,大家要打开心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也都有自己的不足和欠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如果每个光大人都能以虚怀若谷的心态向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的人生会更精彩,这样的光大才更优秀。
  培育阳光文化需要有氛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要在阳光下做事,行正道、讲正气。只有顺着掌声抓落实、迎着呼声搞调研、沿着怨声严监督,才能集众智,汇众力,凝聚共识。今年以来,光大开展了2万多次各种类型的建言献策活动,从3万多条意见建议中深深感到了光大人的梦想与信心,听到了光大人的真知灼见,看到了光大的未来和希望,达到了“思改革、议创新、促发展”的目的。光大倡导领导干部作表率,开通工作微信,倾听员工声音,响应员工诉求,营造融洽工作氛围;提倡工作要实、效率要高、讲话要诚、情况要准、反馈要快的“五要”标准,不搞花拳绣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实实在在;提倡“当日事、当日毕、立即办”的阳光速度,不拖拖拉拉,不推诿扯皮,形成阳光做事的生态圈。
  博爱者,含弘光大。只要坚持不懈地培育阳光文化,就一定能够把光大建设成为海纳百川、团结协作的人生舞台。
  ——在打造一流企业的征途中,要着力培育崇商文化,提升光大事业的高度。要以现代商业文明和道德规范推动企业发展,让光大在市场竞争与合作中成为更受尊敬、更可信赖的企业。
  培育崇商文化需要重市场。光大作为一家商业机构,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必须遵循市场和价值规律,要以现代商业文明和道德规范推动企业发展。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公民要敬畏宪法,党员要敬畏党章,企业要敬畏市场。唯有遵循市场规律,光大才能行稳而致远。
  培育崇商文化需要重价值。光大提倡以创造价值为导向,员工之间看重的不应该是职位的高低,而是创造价值的大小,比的不是“官大”、“官小”,而是“贡献多少”。要崇尚创造之风、创新之气,摒弃官僚之风、慵懒之气。每个光大员工都应干有价值的事,说有价值的话,把自身价值的体现与公司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价值总部,创造光大价值。
  培育崇商文化需要重效益。企业终究以盈利为目的,如果企业不能消灭亏损,亏损就要消灭企业,这是市场逻辑。光大提出做精金融,就是要实现产品精致、获客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精益,取得良好的业绩;光大要求做优实业,就是要选择优势产业、培育优秀团队、创造优秀业绩。集团所属企业都要集中智慧和力量,创造佳绩。
  培育崇商文化需要重机制。建设世界一流金控集团,必须建立市场化体制机制。要优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广纳贤才,人尽其才,突出事业为上、以事择人,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员工脱颖而出,帮助他们能成事、成大事。要优化市场化薪酬激励机制,把人员聘用、工资待遇、奖金激励等与员工创造价值的大小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劳多得,百舸争流,奋楫者先。
  崇商者,居利思义。只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崇商文化,就一定能够把光大建设成为质量、效益、规模协调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号召力的一流企业。
  ——在打造一流企业的征途中,要着力培育担当文化,提升光大人的气度。要弘扬“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企业、一流产品和一流管理。
  培育担当文化需要树风气。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光大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血液里流淌着改革创新的基因。历届光大老领导、老前辈都是以巨大的勇气,甚至是顶着各种压力和风险将光大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继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扩大开放是光大的使命,光大要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争当新时代改革的先行者、开放的弄潮儿,通过铸体系、铸机制、铸样板、铸本领、铸文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创新创业的风气。
  培育担当文化需要树榜样。要学习以邵哲如、薛小华、许维妙等为代表的优秀光大人,学习他们岗位争先、产品创新、甘于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每个光大人都应履行好主人翁的责任,为大家共同的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要勇于探索、勇于革新、勇挑重担,以抢占先机的勇气,迎难而上的士气,瞄准先进同业,坚定发展方向,勇做新征程的开拓者、创造者、建设者。
  培育担当文化需要树正气。担当意味着要冒风险、担责任,因而需要有容错机制。要把员工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在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实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改革的无意过失与为谋取私利的故意行为区分开来。只要是为光大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该表扬的表扬、该重奖的重奖、该起用的一定要起用,不能因为有被容错的经历,而让他们背上“包袱”,更不能让好员工被“污名化”,每个光大人都应该为敢于担当的员工撑腰鼓劲。
  培育担当文化需要树方向。担当还意味着要理直气壮地加强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要做实“双一流、双责任、双覆盖、双预算、双KPI”,进一步推动形成大抓基层、做强基层的党建工作新局面,不断提升光大集团党建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光大党建”品牌。
  敢为者,志在千里。只要坚持不懈地培育担当文化,就一定能够把光大建设成为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永远挺立改革开放潮头的时代先锋。
  “光大日”为光大集团开启了一条通往“家园、阳光、崇商、担当”文化的大道。在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中,只要坚守光大企业文化,就一定能够适应栉风沐雨的常态,保持越战越勇的心态,创造锲而不舍的状态。光大集团要握紧手中的接力棒,牢记使命,改革创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续写新的壮丽华章。

    (网络编辑:admin)